今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金年会金字招牌药业董事长肖伟带来了2份建议,其中《关于加快推进中成药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就着重提到了开发古代经典名方“,实现‘好方’变‘好药’”。此外,建议中还提到了各级公立医院应充分发挥中成药的临床治疗作用;注重儿童用药安全,加强儿童用中成药多品种、多病种创新研发等。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金年会金字招牌药业董事长肖伟
消除中药创新药歧视
鼓励临床中西药并用
近年来,中成药行业受到了国家高度重视,中成药发展顶层设计不断完善,政策环境持续优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但中成药工业起步晚,中药行业医药工业占比小,龙头企业少,超百亿规模以上的企业屈指可数。作为中医药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中药产业,面临着较大的压力与挑战。”肖伟称。
肖伟建议,各级公立医院应充分发挥中成药的临床治疗作用,消除对中成药尤其是中药创新药的歧视,取消对中成药使用的各类限制要求。
肖伟举例称,目前很多综合型大医院对中药存在误解,歧视性地认为所谓的化学药疗效确切,中成药没有过硬的循证医学依据,所以在药占比较高时,医院限制品种时首先限制中成药,甚至限制国谈中药创新药、医保和基药品种的使用。
肖伟认为,在临床诊疗疾病时应该鼓励中药、西药并用,尤其是中成药应能用尽用。建议国家卫健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针对公立临床医院对中成药的临床应用制定相应支持政策,最大限度鼓励使用中成药,充分发挥制备工艺先进、质量标准高、临床疗效好的中成药的治疗优势。
鼓励推广使用
古代经典名方新药
肖伟表示,传统中药汤剂的合煎和分煎不是简单的数学关系,单味中药配方颗粒的配方用开水冲泡形成的免煎中药汤药与中药饮片合煎熬成的汤液是否具有相同的疗效,仍有待进一步观察和研究。而古代经典名方是目前仍广泛应用、疗效确切、具有明显特色与优势的清代及清代以前医籍所记载的方剂,不仅是医学传承的精华,也是现代中医药守正创新的源泉,中医药传承创新亟待基于经典名方实现“好方”变“好药”。
肖伟认为,经典名方开发成的中药新药在临床中无论是医院准入还是医生使用及临床管理等诸多方面,存在着管理法规的制约和用药指导的不明,在中医临床医院不受到临床医生的待见,在综合性临床医院由于按中医证候施方配药,西医生是不准开方使用的。为此,经典名方开发成的中药新药陷于了非常尴尬的境地,中医药研发人员对经典名方开发的积极性受到了严重挫伤。建议将基于古代经典名方目录开发的中药新药,在政策上给予足够的扶持和支持,在临床上大力鼓励推广使用。
儿童用中成药
应鼓励加强创新研发
据“药智数据”统计,目前我国已上市儿童中成药509种,占已上市中成药总量的5.25%,且儿童专用品种主要分布在肺系疾病及脾胃疾病,其他如脑系、肾系疾病的儿童专用药品种较少。
肖伟建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督促对已上市500多个儿童中成药品种的注册企业,进一步推动对这些药品进行安全性、有效性上市后再评价研究,对现有说明书中所提及的“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药物相互作用”等内容及时修订更新,保证说明书内容的完整、准确、规范,更好指导临床合理使用,实行“谁注册谁负责谁优先做好就保护谁”的原则,鼓励生产儿童中成药品种的企业积极地参与500多个儿童中成药品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研究;对儿科未满足的临床需求的品种研发建立特别通道,重视儿童多发病、重大疾病和疑难病症等新药研究,推动《儿童中成药研发目录建议清单》的制定、落地,为儿童用药不足的关键问题提出方向性的解决策略;鼓励儿童用药开发,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充分挖掘、整理古代经典名方、名老中医验方等人用经验证据,进一步推动儿童用院内制剂及协定处方实现新药转化。
文章来源:江苏学习平台